
2022年男性可以领生育津贴不?
可以,但是男方只可以领取一个月的晚育津贴。要是女方的话可以领取四个月的。男方不划算。一般都是如果男方的医疗基数比女方高的话,在女方单位填报的单子上盖一个男方公司的章,就是领3个月女方的,最后一个月的津贴领男方的。但你要是单纯要从男方单位领取的话只能领一个月的。
若男职工配偶属于未参加生育保险的非城镇人口、城镇无业人员,或已参加生育保险但缴费不满12个月的人员,符合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生育的,按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的50%给予一次性生育补贴。
夫妻双方均参加了生育保险,女方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条件的由女方享受,男方不再享受生育医疗费补贴。由男方享受生育医疗费补贴的,其配偶按其它政策规定已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但未达到规定的生育医疗费补贴标准的,其差额部分由生育保险基金补足;已达到规定的补贴标准的,生育保险基金不再支付。
2018年生育险报销和2021年差多少?
生育津贴是很多想要生孩子的夫妻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了津贴的话,在生孩子的花费上可以松一口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育津贴2021年最新政策、2021年生孩子补贴2万
生育保险,分为生育医疗待遇和生育生活津贴两部分
2. 生育医
主要用于补贴(或报销)生孩子或者流产过程中花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等费用;
3. 生育医疗待遇
主要用于补贴(或报销)生孩子或者流产过程中花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等费用;一般生育津贴的计算,是“上一年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产假天数”,顺产基础产***是98天(各地可能会不同),如果是剖腹产,就再加15天
2018年跟2021年的差别不是很大,它这个基本上一些固定的报销它是不变的金额,那么变化的就是我们的一个生育津贴,因为生育津贴是根据平均工资还有单位的缴费人数来决定的。具体的实施规则为1、生育保险的报销标准没有统一规定,生育险报销包括医疗费用和计划生育手续费用,报销比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一般女方生育险可报75%,男方生育险可报50%,只能报一方;2、生育津贴发放标准一般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期天数;3、一次性生育补贴:流产400元、顺产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仅限女方生育保险享受。然后这个它是一直没有变化的。
生育险2022年新规?
2022生育险报销新规定:
1、女职工妊娠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
2、难产及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
3、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
一、2022年生育保险报销范围:
2、生育医疗费用,住院产生的费用;
3、***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
4、国家和本地规定的其他费用。
二、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生育规定。
综上所述,2022年生育保险报销新规定为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一年以上的保险,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生育规定的,才可以进行生育保险报销申办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手续,由用人单位持当地乡镇人口和***生育工作机构签发的相关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其中申办生育津贴或者-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待遇的,还应当持婴儿出生、死亡或者终止妊娠证明。
生育保险新政策
生育保险待遇将不再限户籍
作为主管社会保障的职能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_a***_]部拟明确生育保险各类政策标准。人社部、国务院法制办21日公布了《生育保险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办法明确生育保险将实现各类职工人群的全覆盖。
具体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各类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人社部表示,覆盖范围扩大将有利于生育保险制度的统一,有利于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参加生育保险的人员,如果在异地生育,其相关待遇按照参保地政策标准执行。具体涉及到生育医疗费用结算范围和标准,由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单位不交保险须担生育费用
在明确将扩大参保范围的同时,作为社会保险,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如果未缴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由单位承担。
为了让这项社保***真正落实,用人单位不依法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造成职工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关待遇费用。同时还要面对社保滞纳金的处罚。
为了保证生育医疗费的及时支付、方便参保人员,拟规定相关费用,由社保机构与协议医院直接结算。
企业缴费减负比例下降一半
参加生育保险,用人单位缴纳参保费,职工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用人单位缴纳的参保费,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
生育保险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生育保险的待遇不再局限于户籍,单位必须承担不缴纳保险的生育费用,企业缴费比例减半。生育保险新政策的实施保障生育女职工因生育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经济收入和医疗保健,帮助生育女职工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从而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妇女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的支持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