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5大好处,你会积极去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国家为我国城乡居民老有所养而设计的养老措施,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居民收入差别较大,故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设定为多个等次,城乡居民可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的进行缴养老保险,但提倡的原则是多缴多得。 1、目前,有的地区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设定为9个等次,既年缴2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对每个等次都有相应的补贴,并记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2、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分成139份,按月领取。账户里的资金滋生的利息归个人所有,一并记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3、如果自己养老金账户的钱用完后,不用个人再缴任何费用,继续按月领取养老金,这些钱全有国家承担。 4、如果自己账户的资金没有被用完而离世,剩余的资金有其法定继承人继承。 5、自己缴够法定15年后,到60岁,就可以按月领取相应的养老金,养老金计算方法按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国家给居民的养老保险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的一个***措施,城乡居民朋友们,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了吗?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讨论。
意外重疾养老保险分别有什么作用?
一、意外保险的作用
意外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险人为被保险人提供因意外伤害,导致全残、半残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经济补偿。意外保险根据不同的保障需求也可以分为不同的保险,例如根据保险期限,意外保险可以分为一年期意外保险、短期意外保险和长期意外保险;根据保险责任,意外保险可以分为涵盖全部意外伤害的一般意外险、专门的乘客意外、航空意外、交通意外,购买时需确定该产品的保险责任涵盖范围。需要注意的是,意外保险的理赔一定是因为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的,而将疾病、个人体质导致医疗费用做除外责任,例如中暑不在意外保险范围内。
二、重大疾病保险的作用
俗话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特别是当我们患了重大疾病的时候。我们知道,当我们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时,不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也会给我们的心理造成伤害,而重大疾病保险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是指当被保险人罹患重大疾病的时候,保险人为被保险人提供最基本的经济补偿,帮助人们分化因为重大疾病而蒙受的损失,这个损失可能包含着心理上、身体上的,或者是经济上的。我们可以借助它强大的“修复”功能,将我们偏离的生活带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三、养老保险的作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老年人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但是有很多老年人都没有基本生活保障,因此,我国为了“老有所养”,推行了养老保险,保障广大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就是提前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准备,免除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社保跟公积金哪个重要?
社保和公积金都较重要,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这些保险都是生活的基本保障,而公积金缴存比例较高,并且单位缴纳的公积金也纳入个人帐户,所以说这些费用都是职工的***,所以要尽力争取,一般正规单位都会缴纳,但一些民营企业就会***取一些办法规避。
个人缴费在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作用是什么?
你问的基本养老保险应该是居民养老保险,如果是居民养老保险的话,个人缴费除了让你多缴多得外,主要让你记录参保的年限罢了,如广东2020年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180元每人一年起,最高3600元/年,只要交够15年就退休就可以领到基本金+个人缴费/138的每月退休金,有时交多了并不多得很多。
如果是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8%,那单位就出12%,个人缴费越多单位就帮你缴更多,这个就越多越好!
养老保险缴纳分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代缴部分和国家补贴部分。(即使你是个人全缴也会有部分进入公共账户。),个人缴费部分进入个人社保账户,单位代缴的会进入公共账户(就是统筹账户)。
当你退休后,你的退休金就是个人账户余额+统筹账户资金+国家补贴(我没用准确的词语来说,但是实际上资金来源就是这样。)
说白了,你退休后要活到把个人账户余额领完了,你买的养老保险才没吃亏。(当然这[_a***_]等价值对比啊,只是一种形容。)
个人缴费部分其实就是你未来退休后养老金的主体部分。也就是说你个人缴费越多(同样你的单位代缴也越多)以后领的也越多。当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领完后,这部分就完全由国家出了。
参加社保,很多人会发现原来社保缴费是个人缴纳一部分,用人单位缴纳一部分。比如说养老保险,职工本人需要承担个人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需要承担单位缴费基数的16%。为什么要实行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一起呢?个人缴费的作用是什么?
养老保险的缴费
养老保险,以国家法律为保障,通过个人和企业共同筹集社保基金,建立起社会化养老的模式。
(一)缴费比例。
按照《社会保险法》、《劳动法》的规定,企业职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有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就是上述所说的8%和16%。
不过,企业缴费比例有一定的浮动性。过去的时候各地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差异很大,从13%~20%不等,2016年开始,国家要求各地将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降低至16%,原先的广东和浙江等地低于16%的地区,也要制定过渡性方案过渡至16%。这是为了降低企业负担,提升企业活力。
今年***疫情爆发以后,国家明确除湖北省以外的地区,中小微企业可以减免5个月的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企业部分,大型企业可以减免三个月的养老、工伤、失业保险企业部分的50%。医疗保险根据各地的负担情况自行确定减免幅度,都可以减免5个月的企业负担部分的50%。
(二)缴费用途。
我国对于养老保险,***取的是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方式。企业缴纳的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的部分记入个人账户。
①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钱限定提取条件。一般只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符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以后,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按月领取。如果是参保人死亡的,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继承。只有失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离境时或者离境后提出申请终止社保关系的,才可以提取个人账户。可以说,个人账户的钱主要形成个人账户养老金。
②养老保险统筹账户。企业缴纳的16%部分进入统筹账户,这一部分钱由国家统筹使用。主要用途有很多,比如: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跟退休少年度社平工资相挂钩。不管我们以前交的钱数有多低,基础养老金基本上是属于不贬值的,是养老金收入非常划算的一部分。
2、养老金历年增加的部分。养老金每年都进行调整,如果是全额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是没有能力进行每年增加。只有现收现支养老金制度,才可以根据现在的我要保险基金收入水平保障退休老人的待遇水平。
3.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属于加建立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以前,退休老人工作的连续工龄。这也属于历史欠账了,也是,为什么《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财政予以补贴。2017年,国家就补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004亿元。如果没有国家补贴,养老保险基金早就收不抵支了。
4.丧葬费和抚恤金。退休人员去世以后,养老金待遇会停发,但是养老保险基金会一次性发放一定的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用于老人的安葬和家属的抚恤。这些待遇最早源于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了,属于社会的***。
5.补贴、补助。退休老人除了正常的基本养老金以外,一般还会有一定的补贴补助。比如部分北方省份冬季老人们可以领取的冬季取暖补贴,山东省是1700元,青海省是3900元,天津市是520元,河北省是1240元、1400元和1560元三档。各地差异是非常大的。杭州市有固定价格补贴和浮动价格补贴,一年还有春节、端午、中秋三次过节费合计2800元。山东和甘肃省还有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
综上所述,确实不同的缴费有不同的作用,个人缴费形成个人账户,企业缴费用于统筹支出,参加养老保险是不会亏本的。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个人交费在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作用是什么?那么我们想要正常的去缴纳养老保险,必须是个人和企业单位来共同交费,甚至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那么是需要个人来全额交费,所以说我们最终缴纳的养老保险是给自己来享受一份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这个个人交费占有主导的地位,并且个人缴费的全额基本上都是进入到个人账户里面去,那么这个个人账户的余额也是计算我们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以说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必须的,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再缴纳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是按照20%的比例来交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比起企业在职职工和个人相加的这个24%要略低一些,但是我们这个20%是自主来全额承担,所以说灵活就业人员所付出的这个缴费成本会更高一些。
但是我们灵活就业人员,进入到个人账户的比例依然也是8%,所以说剩余的12%进入到统筹账户里面去,那么这12%是需要个人来承担和支出的,对于企业在职职工来讲,员工本身只需要承担8%的交费,所以说企业在职职工自己所承担的费用和比例会更低一些,但是他们二者之间所享受到养老金的计算标准是完全一致的,是没有区别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