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养老保险的模式是?
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目前,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投保资助型(也叫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
另外,我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模式,经过5年的探索与完善,已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模式必将成为在世界养老保险发展史上越来越具影响力的基本类型。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什么时候建立?
是从1951年开始建立的。发展历程如下:1951年至1965年,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建阶段。1966年至1***6年,为养老保险制度严重破坏阶段。1***7年至1992年,为养老保险制度恢复和调整阶段。1993年之后,养老保险制度进入实施创新改革阶段。
国家制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中国养老保险遵循以下原则: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是哪年颁布?
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后分别于1958年和1***8年作过两次修改。
1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26号),我国建立了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19***年改革后,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也就是既包含现收现付制的社会统筹部分,由年轻一代缴费来赡养退休者,也包含累积制的个人账户。企业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自2006年起全部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基础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历年缴费指数有关,具体算法为:职工退休时当地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x(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 2 x 本人全部交费年限 x 1%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基金积累额除以计发月数所得。5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92,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退休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交满十五年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要缴费至满十五年,才能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