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育报销金额怎么算的?
生育保险金=生育津贴医疗补助金津贴:以用人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
顺产情况下的补贴:(之前一个年度职工本人月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30天)*产假天数
难产情况下的津贴:(之前一个年度职工的本人月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30天)*产***天数
生育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是对女职工权益保障的一种社会政策,不论胎儿是否正常分娩,即使胎儿死亡,流产均能享受生育保险报销,那生育保险报销多少?
顺产、剖腹产报销
顺产一级医院是2700元,二级医院是2900元,三级医院是3000元,剖腹产的话,一级医院是3800元,二级医院是4200元,***医院是4400元。
生育津贴报销
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分娩当月单位平均缴纳工资基数÷30×产***天数
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的产***天数为128天,刚顺产一个宝宝,单位员工的上一社保年度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你上一社保年度月工资是1万元,则你能领取的生育津贴金额为:8000÷30×128=34133元,这部分由社保基金支付。由于你的工资高于单位员工的平均工资,因此超出的部分2000÷30×128=8533元由单位支付,总共领取的生育津贴金额为42666元。
为什么生育保险只计算128天?
全国性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产***是98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的每增加一个增加15天(即:双胞胎增加15天,三胞胎增加30天,四胞胎增加45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还规定了30-60天不等的奖励***,属于地方性规定。所以不考虑难产和多胞胎的额外增加天数,有的省产***是128天,有的省产***是158天。
生育保险基数怎么算?
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算出来的,举个例子,某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基本工资是5000元,年终奖是10000元,那么该职工下一年度的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就是[(5000×12)+10000]÷12=5833.33。
回答如下:生育保险基数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基数的计算是根据个人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首先确定计算基数的时间范围,一般是根据个人近12个月的工资情况来计算。如果个人近12个月内有连续缴纳生育保险的记录,则以这段时间为计算基数的时间范围;如果没有连续缴纳的记录,则可能需要根据规定的相关政策来确定计算基数的时间范围。
2. 在确定了计算基数的时间范围后,需要将这段时间内个人的工资进行月平均化处理。一般来说,计算基数的方法是将这段时间内个人的工资总额除以月份数,得到月平均工资。
3. 最后,根据地区的规定,将个人的月平均工资与规定的基数上下限进行比较,确定最终的生育保险基数。一般来说,生育保险基数的下限是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上限一般是当地的最高工资标准或者是个人月平均工资的3倍。
需要注意的是,生育保险基数的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而异,具体的计算方法还需参考当地相关政策和规定。
生育险基数如何计算?
生育险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职工缴费基数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
低于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
高于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照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照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生育险的基数是根据个人上一年度的工资收入来确定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等。基数的最低值和最高值由当地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规定。在缴纳生育险时,个人和企业按照基数的一定比例进行缴费。个人缴纳比例一般为0.8%至1.2%,企业缴纳比例为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通常为2%至10%不等。每一年底由社保部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