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哪些规定?
规定与企业一样:事业单位按全员人数(不分是否是合同工),以去年个人月均收入为基数*3% 缴纳失业险,其中个人自负1%;合同工终止合同后,也同企业一样凭失业证,领取失业补助; 但非合同工(即长期工待岗的因不能领到失业证)的,失业无凭,没法领取失业补助(规定空缺)
规定与企业一样:事业单位按全员人数(不分是否是合同工),以去年个人月均收入为基数*3% 缴纳失业险,其中个人自负1%;合同工终止合同后,也同企业一样凭失业证,领取失业补助;
但非合同工(即长期工待岗的因不能领到失业证)的,失业无凭,没法领取失业补助(规定空缺)
事业单位失业保险怎么领?
失业保险金申领流程
用人单位在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窗口办理职工社保关系中断,失业原因属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需提供符合规定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方式二:网上办理
(一)
用人单位通过“蓉e人社”—“社会保险网上经办系统”办理中断职工社保关系,对失业原因为“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同步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并上传规定格式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二)
用人单位通过网上经办服务功能查询失业保险金申领办理情况,并负责把办理结果和领取注意事项告知失业人员。
第二步:失业人员办理
方式一:失业保险窗口办理
(一)
失业前最后所在单位在区(市)县参保的失业人员,在参保地的区(市)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窗口办理失业保险金。
(二)
失业前最后所在单位在市本级参保的失业人员,在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失业保险窗口办理失业保险金。
方式二:网上办理
事业编制为什么还要交失业保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事业单位也要调整人员结构,减员增效,降低成本,在市场竟争中求生存、创效益、图发展。
因此,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分流富余人员同样是事业单位面临的艰巨任务。
为给事业单位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必须把所有事业单位都纳入到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以保障职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失业保险是对职工权益的一种保障,这样在事业单位因故撤销导致职工失业后,职工可以通过失业保险基金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
失业保险费虽分为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但实际缴费操作时缺少哪一部分都不算参加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累计计算。单位职工每缴纳一年失业保险可领取两个月失业金,以此推算,领取失业金月数最多不超过两年。不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在失业后不享受失业金待遇。
事业单位失业保险金一年扣多少?
事业单位失业保险金一年扣职工年工资总额的1%,单位2%。失业保险是五项社会保险之一 ,由单位跟员工共同缴纳。失业保险金缴纳比例分别是:单位按本单位当月职工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个人按本人月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由所在单位从本人工资中代为扣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