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办理医保异地直接结算?
当地医院无法治疗或治愈,需要异地就医,并且在当地医院开具了转诊证明的患者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需要符合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就医的医院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流程
持卡就医,就医人员一定要带上社保卡,它是异地就医身份识别和直接结算 的唯一凭证
医保跨省直接结算是哪几个省?
日前,国家医保局、财政部两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新增山西、内蒙古等15个省份为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省份。自2月1日起,全国共27个省份可依托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统一开展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
据了解,2018年以来,长三角、京津冀、西南五省份相继开展区域内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截至2020年底,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重庆、云南的所有统筹地区,以及四川、贵州、西藏的部分统筹地区,开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双双突破1万家,累计直接结算人次突破300万。
2021年1月,新增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西、海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份为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省份,首批开通统筹地区89个、定点医药机构663家。
据国家医保局介绍,已办理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备案人员同步开通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服务,无需另外备案。其他有异地普通门诊就医需求的人员按照参保地异地就医管理要求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在上述试点地区的试点定点医药机构就医时,可以按照规定直接结算。
另外,跨省异地就医人员直接结算的门诊费用,原则上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的支付范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报销政策执行参保地规定。
国家医保局开发上线的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可提供异地就医备案功能,22个省份的170个统筹地区参保人可以依托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办理备案,同时可以在线查询开通普通门诊试点的统筹地区和定点医药机构
异地医保如何结算?
异地医保参保人员短期出差、学习培训或度***等期间,在异地紧急诊治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全额垫付,[_a***_]或亲属应在入院3个工作日内向参保地经办机构申报,在医疗终结后按规定向参保地经办机构补办相关手续,并依规定报销。
长期居外人员向参保地经办机构申请,参保地经办机构对异地就医申请进行审核登记,确认参保人员选择的就医地定点医疗机构,核发江西省异地就医卡。异地就医人员持异地就医卡到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执行参保地政策,经参保地经办机构审核后,由所在设区市经办机构依省社保中心提供的报表支付给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医保住院异地结算怎么回事?
医保住院异地结算是指在医保参保地之外的地区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异地结算的方式向医疗机构报销或结算。以下是异地结算的基本流程:
1. 就医:当您因病需要在医保参保地之外的地区住院时,首先需要前往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2. 证明材料准备:在就医期间,您需要携带有效的身份证明、医保卡以及医疗证明等相关材料。
3. 就医结算:在就医期间,医疗机构会根据您的就医情况与医保部门进行联系和核实。医疗机构将根据医保部门提供的规定标准,与医保部门协商并结算您的医疗费用。
4. 直接结算或报销:根据医保部门的规定和具体情况,医保部门可以直接与医疗机构结算一部分或全部的医疗费用,也可以核准您支付费用后通过报销的方式退还医疗费用给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医保政策和规定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的异地结算流程和要求请您咨询所在地的医保部门或参保单位,以获取准确且最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