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交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有什么好处?
事业单位补缴了职业年金,从单位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能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让员工对单位更具有归属感,更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才的流失。
从员工个人的角度来看,虽然说缴纳企业年金,会让员工在职期间每个月所领到的工资会少上一些,但其带来的回报非常大。这些钱虽然在职时都上缴了,但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手里,再加上单位缴纳的部分,怎么看都是赚了。比起那些不缴纳职业年金的员工来说,缴纳了职业年金的员工在退休后有钱进行养老,能更好地保证晚年的生活水平。
既业务交了养老保险,为何还必须交职业年金,按什么比例去交?
关于"既缴了养老保险,为何还必须缴职业年金,按什么比例去缴"的问题?
养老保险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养老金,职业年金是在职期间为退休养老缴纳的一种补助或辅助的资金。
看来题主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称谓,企业职工称为企业年金。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六险"中的一项基本险,缴费比例为28%,单位缴20%作为国家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基金,个人缴纳8%为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永远归自已并成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计算退休养老保险金的一部分。
而职业年金的缴费比例为12%。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4%,统一计入个人职业年金帐户。
退休后按国家规定逐月随退休金统一发放(企业年金从2018年2月1日开始发放,职业年金的具体发放办法暂时未出台)。
管见了。
2014年10月,我们国家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始交纳养老保险了。
不过根据我们国家的文件规定,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后来中央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管理办法。
职业年金的缴纳比例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4%缴纳,财政拨款8%,一起记入本人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由于现在先就老办法的一些待遇系数还没确定,所以也没法实打实的跟职工交纳职业年金。而且就高出差额部分的资金承担,究竟是有什么比例分成也是没有确定的。
另外,国家的年金管理办法里面也确定可以***取记账制,也就是说,暂时不用缴纳,只要通过未来支付的时候,***财政的现金流进行逐步偿还就可以了。不过。目前上海已经将年金账户做实了,其他一些财政能力较好的地方,也将逐步到位的。
我们国家规定,职业年金领取的时候只能按月领取或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按月领取,实际上相当于多了一份半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因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一样的,而职业年金缴费比例是个人账户的1.5倍。
职业年金账户是相当合算的,是我们国家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我们很多企业的企业年金制度仍然不具备建立条件,事业单位是给我们企业带好头的,希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好好珍惜。没有在事业单位的年轻人也可以努力考取事业编哦。
事业单位个人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如何记账?
财务会计:计提:
收到拨款:
财务会计: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拨款收入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发工资的时候: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职业年金-个人部分
交职业年金的时候: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单位)
。 职业年金 (个人)
贷:银行存款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
贷:资金结存
(注意收入支出的时候挂对功能科目经济科目,个人部分功能科目经济科目和工资性质一样,单位部分按职业年金的性质挂)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事业单位个人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该如何记账呢?事业单位人员从2014年开始就交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么事业单位人员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实际上缴费比例和企业单位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需要个人承担8%的缴费比例,那么企业单位从今年5月1号开始都是需要承担16%的缴费比例,所以说这一点是完全一致的。
那么这个职业年金并不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所以说大多数企业单位它是没有企业年金的,当然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给自己事业编制的员工建立了职业年金的制度,这个职业年金的比例是个人按照4%来进行交纳,所谓在的工作单位按照8%来进行缴纳,那么这12%的比例都会是全额进入到个人账户当中去,所以说这个职业年金参保,对于我们将来能够多获得一部分补充养老金的待遇,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当然这个养老保险这一块进入到我们账户当中的比例,只是我们个人所承担缴费的这8%,剩余的企业单位所缴纳的16%,这样的一个比例是进入到了统筹账户当中里面去,所以说统筹账户我们是直接不能够计算我们个人养老金的待遇,但是最终我们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完成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享受到统筹账户的待遇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