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西社保网

医疗保险的钱-医疗保险的钱能取出来吗

  1. 医保账户的钱怎么算的?
  2. 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每年有多少?
  3. 医疗保险有多少存在医保卡里?
  4. 医保每月领多少钱?

医保账户的钱怎么算的?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数核定标准为:参保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入户基数;养老保险核定养老金为入户基数,是退休人员入职账户的基数,不包括独生子女补贴。每年年审时由单位统一申报办理基数变更。

个人帐户的划入比例年龄挂钩,年龄越大划入比例越大。40岁以下的,按2.7%计入;41岁至50岁的,按3.0%计入;51岁以上的,按3.6%计入;退休人员按本人老金的5.0%计入。

社保卡里返的钱是您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及按照国家规定单位缴费部分划到医保个人账户的金额合计。以北京为例,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账户规定如下:

医疗保险的钱-医疗保险的钱能取出来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不满3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0.8%划入个人帐户;

(二)35周岁以上不满4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1%划入个人帐户;

(三)45周岁以上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2%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的钱-医疗保险的钱能取出来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不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3%划入个人帐户;

(五)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划入个人帐户。

因此,你社保卡里扣每月返多少钱,是与您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金额及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个人年龄有关的,与您每月交的社保总额并无直接关系,而且通过每月缴纳的社保总额,也不会推算出返还您社保卡里的金额。请根据上述提示及个缴费工资基数测算。

医疗保险的钱-医疗保险的钱能取出来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医保卡里的钱怎么算?

医保卡里的钱(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个人缴纳费用+用人单位缴纳费用

因为各地经济发展不一,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比例也不同,全国平均为7.5%(有些地方为9%,甚至10%,也有地方仍保持最低6%);而全国员工个人缴纳的比例定为2%。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年龄段划入个人医疗账户,具体为:不满35岁的按用人单位缴费的20%划入;35岁以上不满50岁的,按30%划入;50岁以上的,按40%划入;退休人员按本人上年度养老金或退休金总额的8%划入个人医疗账户。

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每年有多少?

一般在600元左右1.不满35周岁的公民医保卡内每年金计算公式:月工资×0.8%×122.满35周岁不满45周岁的公民医保卡内每年金额计算公式:月工资×1%×123.满45周岁的公民医保卡内每年金额计算公式:月工资×2%×12比如老王今年38岁,比如老王今年38岁,他每个月工资5000元,那么他的医保卡内一年有5000×1%×12=600元。

按照规定,不满3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0.8%划入个人账户,满35周岁以上不满4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1%划入个人账户,满45周岁以上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2%划入个人账户。由此看来,医保卡账户里面的钱是按月计算的,一年多少钱可按照每月账户里面的钱乘以12,即可得出。

医疗保险有多少存在医保卡里?

医疗保险只有很少一部分存在医保卡里。
1. 公司交地和你自己的医疗保险,大部分被统筹了。只有少部分根据你的年龄,按比例打入你的个人账,方便你平时买药看病。单位医保是按你工资的8%缴纳费用,其中单位缴纳4%,个人缴纳按工资收入的扣缴4%。全部用于医疗保险,个人医保卡上返还的医疗费用,是按照不同年龄的人群,按比例打到你的医保卡上,用于你平时买药看病。年龄大的打入的钱多,年龄小的打入的少。与你的缴费没有关系。

医保每月领多少钱?

根据最新的医保规定:在岗职工的医保返还金是缴费基数的2%,也就是个人交费的部分全额划入个人账户,而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则划入统筹帐户,***设在岗职工的交费基数是6000元,那么每月的医保返还金就是6000*2%=120元,如果交费基数更高,医保返还金的额度也会更高,简单来说,医保返回金是咱们的交费基数有关的,交费基数高,每月所得的医保返还金就高,反之,也是一样的,在岗职工的医保还黄金和缴费基数有关,那退休人员的医保返还金则有所不同,具体的返回金额则是根据改革当年全省人均养老金水平发放的,每月发放比例为2%。

比如退休人员所在地的省人均养老金水平是3600元,那么退休人员每月的医保返还金就是3600*2%=72元,这样每月的返还金累积起来,基本上是够日常看病、拿药的费用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yntq.net/post/321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