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多交三年和少交三年有什么区别?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多交三年和少交三年是有区别的,一方面多交三年等到退休时领的养老金会比少交三年要多。
另一方面按照养老保险的规定,交满十五年等退休时才能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少交三年不足十五年是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也就是领不到养老金的。
怎样知道自己买的是企业还是事业社保,注意什么?
那个看你在哪个部门工作,如果要是事业社保,通过考试,考取国家公务员。你所在的单位,给你交。企业社保。 你得有单位,上班一般是五险一金。
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
企业中的高管大工能与事业有一拼,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缴费平均值能达到100%就不错了,三十年工龄(缴费年限),养老金能拿到社平工资半数,同样工龄事业能拿到在职工资的80%以上。
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有加以研究与探索的必要。
我认为,2014年后企业的养老保险,跟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相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在养老待遇的计发办法上。现就此认知与结论简述如下,欢迎广大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应该说,现在企业单位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仍然与20多年前初始的计发办法,是一脉相承的,是原汁原味的。可以说,继续保持着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毫无疑义的。
而机关事业单位新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通过退休中人养老金重新核定与理顺的实际验证,己在原企业养老待遇计发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改造。这是有目共睹的客观存在,是不可否认的。
比如,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在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过程中,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的调整措施上,已将原本并不显山露水的指数值,细化分解为职务指数、级别指数和调节指数三大块。而且,也把原本指数值的内涵拓展了,权重提高了。
与此同时,在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与核定过程中,还加入了新的职业年金元素成份,这让新、老计发办法在对比过程中,更加有利于提高退休中人养老金的核定标准与实际水平,有利于新、老计发办法的制度转换与平稳过渡。
总之,为了切实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金的核定标准与水平,***取的对策与举措是多方面的。比如,与养老并轨同步实施了机关事业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退休待遇老办法工资增长率,改革完善了个人帐户计帐利率制度和职业年金管理办法等。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2014年参加工作的国企与机关事业单位相比,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比例一致,缴费工资基数基本相同,机关事业单位及职工个人缴纳职业年金(养老保险的补充形式),国企单位和员工个人缴纳企业年金。国企员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养老金待遇大致相等。
但私营企业往往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部分私营企业及员工不缴纳企业年金。
2014年参加工作的私营企业员工与国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养老金待遇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存在不小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在10月1日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虽然机关事业单人员和企业单位人员参加的都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且在缴费基数的确定方式、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养老金的构成、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等方面都是相同的。但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的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而企业单位人员参加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所以,即使在同一个退休地,两者退休后所享受的养老金待遇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一、养老金的基金不同。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分属两个基金。两者在资金筹措、基金运营、资金管理和拨付上各自为阵,互不相关。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有些企业职工看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比企业退休职工更高时,误以为是揩了企业职工的油,这其实是多虑了。两个养老基金是独立的,不存在谁占谁的便宜。
二、缴费基数、标准不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稳定、工资由财政承担。所以工作人员的收入是根据国家政策可持续增长的。因此,机关事业人员在养老保险缴费中,不但缴费基数都保持在100%以上,单位和个人承担的费用也是足额的。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不同了,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不稳定,加上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大部分企业不但按照60%的基数给职工购买养老保险,而且也不是真正按照单位和个人的工资总额来缴费。大家知道,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是按照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收入来确定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养老保险缴得多,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自然也就要更高。
三、机关事业单位在2014年10月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就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根据巜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第四条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会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一种养老金补充待遇,退休后每个月都可以增加几百元的收入。目前,由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都没有建立企业年金,所以企业职工退休后这一块收入是没有的。
由此可见,即使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机关事业单位“新人"和企业职工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于缴费基数、缴费标准等方面的不同,两者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也会存在不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