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病救助申请及报销流程?
大病救助申请流程是个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申请;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以及经济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将组织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经评议后,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村务公开栏内予以公示。
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到村(社区)申领《大病救助审批表》;参保人填写《大病救助审批表》,同时附上住院发票、出院小结等原件材料。每一笔住院费用只能用于一次救助申请;参保人将《大病救助审批表》、住院***、出院小结等材料送村(社区)核实并签署意见;村(社区)报送镇(街道)核实并签署意见;镇(街道)送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经调查、审核、集体讨论,初步拟定救助对象名单;对拟救助对象的有关情况向所在村(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根据公示结果,决定救助对象名单,并通过镇(街道)发放救助款。
大病救助的核批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月和7月全年两次。
大病救助的申请材料
个人申请提供以下材料:
(1)医疗救助申请书;
(4)申请救助人住院的出院证明、转院证明;
(5)住院医疗费用***原件;
(6)医疗诊断书、病历复印件。
村(居)委会应当:
(1)调查核实;
(2)组织村(居)民代表评议;
(3)符合条件的村(居)公示;
(4)对不符合条件的返回申请人。 镇社会救助办应当:
(1)调查核实;
(2)符合条件的返回村(居);
(3)不符合条件的返回村(居),并书面告知不符合条件的原因。
区民政局
(1)复核审批;
(2)符合条件的返回村(居)公示;
(3)不符合条件的逐级返回。经核实审查通过之后,对符合条件的发放对象发放救助金 。
申请大病医疗报销条件?
1、参保人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供养的孤残儿童或因患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家庭;
2、若参保人为以上救助对象,还需要有本地户口,参加城镇医保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在指定医疗机构就治,且经过医疗保险报销的。
目前大病救助对象包括五类人:
农村五保对象;
城镇三无人员(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
城乡低保户;
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
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
这些人在享受医保报销后,要是自己负担的医疗费达到了当地规定的申请大病救助的新农合条件,就可以打报告申请大病救助,申请成功后,就可以享受二次报销。
什么是大病报销标准?
1.起付标准。大病保险每年度的起付标准根据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参保情况,以及上上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确定。
2.补偿标准。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人员发生的自付费用首次或累计超过起付标准以上的,报销比例分三段累进补偿:起付标准10万元(含)以内、10万—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分别报销40%、50%、60%。
3.待遇享受周期。大病保险费用的待遇享受周期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4.最高限额。全年累计补偿大病保险待遇最高限额为20万元/人。
大病补助可以报销多少?
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档:
2.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部分支付85%;
3.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部分支付80%;
4.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部分支付85%;
5.5万元以上的部分支付90%。
每一医疗年度内,大病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
大病报销是什么意思?
大病报销是指医疗保险参保人在患有某些较为严重和昂贵的疾病时,经过规定的医疗和治疗,所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超过了一定额度的部分,医疗保险可以按照规定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这种报销方式可以帮助参保人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
大病报销的具体范围和报销比例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大病保险的报销范围涵盖了某些癌症、[_a***_]器官移植手术、血友病、尘肺病等较为严重和昂贵的疾病,在这些疾病中患者的治疗费用可能会非常高昂。因此,参保人在购买医疗保险时,可以选择购买大病保险,以规避大病治疗带来的高额医疗费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地的大病报销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享受大病报销时,需要了解当地的具体政策,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和报销,以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