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上班交的社保属于什么社保?
公司交的社保一般是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这五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养老保险中,有工龄和没有工龄有什么区别?
养老保险分为视同缴费工龄和实际缴费工龄统称为工龄,只要是参加了就是有工龄的;否则就是没有工龄的。差别就是参加养老保险一定的年限以上,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以后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自己的晚年生活费有保障的。没有工龄的就享受不了这些了。
区别很大。
19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工龄与养老金有很大关系,在退休时会涉及“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事情。经过认定,工龄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1992年前没有工龄,就没有“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一般要依靠职工档案中记载的工作经历来证明,参保人员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人事档案,别断社保。
养老保险中,有工龄和没有工龄的区别是:
一、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时间,可以多交,到时就可以多领取。同时,养老保险可以累计计算交纳年限,即断断续续交纳是允许的,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
二、社保交纳多少是根据当地去年社平工资进行计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样的。
养老保险中,有工龄和没有工龄主要有实际交纳年限、退休领取金额两种区别。
1、实际交纳年限不同:有工龄的情况下,可以视工龄为实际交纳年限,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时间,可以多交,届时就可以多领取。同时,养老保险可以累计计算交纳年限,即断断续续交纳是允许的,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
2、退休领取金额数不同: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有: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1/120之和,这与社会水平和个人支付的金额直接相关。付款金额取决于付款的时间和等级、工作类型以及付款是否持续。工龄越大退休领取一般越多。扩展资料: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的条件: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的;2.所属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履行养老保险缴费义务。3.个人缴费年龄应至少为15岁(过渡期的缴费期限包括与缴费期限相同的缴费期限)。目前,我国企业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管理和科研女性55岁,生产和辅助工作女性50岁,自由职业和个体经营女性55岁。4.基本养老金=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5.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款月数;6.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金额。
养老保险与社保医保的区别?
养老保险和社保不一样。具体区别如下:
1、范围不同
(1)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的商业养老保险,一般说的养老保险都是指社保中的养老保险,是基本养老保险。
2、办理主体不同
(1)社保的缴费按我国国家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全部按职工收入比例交纳。其中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分别按比例交纳,工伤和生育保险是全部由用人单位交纳,职工个人是不需要交纳的。
3、年限和累[_a***_]额不同
(1)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有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其中个人账户是可以积累金额和缴费年限的,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职工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
(2)如果是个人购买的养老保险中的商业养老保险,不可以积累金额和缴费年限的。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
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职工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社保除了提供养老保障外,还包括医疗保障、生育保障、失业保障和工伤保障。《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一、养老保险的特点:
1. 缴费比例:企业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2. 领取条件:养老保险连续交满15年且符合退休年龄的职工,退休后可领取养老保险。
二、社保的特点
1、保险性:保障作用。
2、强制性:凡是在法律规定内的企业和个人都要参加,有点像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
3、***性: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障,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社会***性质,是一项公益事业。
4、互济性:从范围风险的角度来讲,每个人会遭遇到的风险都不同,尤其是像失业、伤残方面,所以每个人的需求就不同,社会保险就是给予遭遇到风险,有特别需要的人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