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西社保网

失业保险金缴纳手册-失业保险金缴纳手册哪里拿

  1. 激活失业金需要什么?
  2. 沈阳失业保险参保需要哪些办理材料呢?
  3. 怎么查询自己的失业金是否已被别人领取?
  4. 下岗职工档案管理手册是干什么的?

激活失业金需要什么

失业金不需要激活,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可以办理申领。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

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沈阳失业保险参保需要哪些办理材料呢?

答:领取失业保险金需带如下材料: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文件(注明缴费期限),失业保险缴费手册(用人单位记录、缴费记录登记完备);失业保险缴费凭证复印件(地税发票起止各一份);一寸近照一张,本人工银行帐号。

失业保险金缴纳手册-失业保险金缴纳手册哪里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怎么查询自己的失业金是否已被别人领取?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领取失业金流程如下:

一、参保单位出具两份《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一份交失业保险中心,一份交劳动保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备案

失业保险金缴纳手册-失业保险金缴纳手册哪里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失业保险中心凭参保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对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核实(失业人员带上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确认无误的发放2份《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和1份《失业求职登记表》。

三、失业人员认真填写好《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的正面所有栏目,背面的计生关系接受单位意见处空格请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计生关系接受单位盖章。认真填写好《求职登记表》。

四、交纳三张一寸的彩照和一份失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失业保险金缴纳手册-失业保险金缴纳手册哪里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领取失业金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携带本人身份证;

与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

失业保险金缴纳手册,缴费证明和1张1英寸近照。

综上,劳动者符合以上条件,即可到户籍所在地或暂住地的区级劳动保障部门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

下岗职工档案管理手册是干什么的?

职工档案的作用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职工,职工档案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办理退休时的依据审核

第一,退休年龄要依据档案确定

依据《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当***年龄和档案年龄不一致时,要以档案材料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实际上我们的***管理条例是80年代才实施的,后来升级为了《***法》,可是***号的信息在过去***集和制定的时候,存在着收集不准确和擅自篡改等情况,最终还是需要以职工档案为最早的证明材料。当然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以***号为准。

第二,就业记录要依据档案确定

对于大家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就业记录了。如果是较早参加工作老人,在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工作年限可以视同缴费;另外还有上山下乡时间可以视同缴费;事业单位实施[_a***_]保险制度以前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需要安置工作的复退军人,在实施军人保险制度以前的军龄也是视同缴费。

实施社保缴费记录以后,为了确保社保缴费记录的准确无误,也必须要审核职工档案材料。毕竟90年代的时候,社保缴费仅仅是凭纸质记载,很多缴费单据***号都没有,甚至姓名都有写错的情况。现在重名重姓的很多,社保系统中为了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必须要审核职工档案的。

职工档案的管理

职工档案,应当有档案保管资质的单位进行管理。一般来讲,就是公共事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管理机构,以及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等。

理论上说,下岗职工没有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话,用人单位应当管理好职工档案,只要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将职工档案移交当地的失业档案管理部门。如果职工是外地户籍人员,应当返回到户籍地的档案管理部门。

不过,由于一些破产倒闭企业在处理职工档案时并不谨慎,可能会产生一些职工档案丢失损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要想查找补办非常困难。职工档案,职工也一样跟自己的工作一样,好好关心。但是确实经常出现,有的人临近退休了,过去找二三十年前的档案。运气好才能找到,运气不好真的会影响退休待遇

不过,对于现在的年轻职工,随着社保数据的一体化推动,就业信息将完全实现电子化,除了劳动合同有存档管理的必要以外,过去我们常说的招生人员登记表、解除劳动合同报告书等材料,都渐渐的形成电子数据储存在电脑里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yntq.net/post/442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