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西社保网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有哪些

  1.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还是整体收入?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基本工资还是整体收入

简单地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当年缴费基数按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核定,既不是基本工资,也不是整体收入。

工资性收入由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性收入不包括项目有:劳保***、稿费、讲课费、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差旅费、安家费、独生子女补贴等。

工资性收入组成饼状图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工资性收入在本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和300%之间,缴费基数即按照工资性收入核定,如果工资性收入低于60%下限标准,缴费基数按60%核定,如果高于300%上限标准,按300%核定,高出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

例如:某单位2021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小张为16000元,小李为4500元,小王为2800元,该单位所在省2021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2022申报缴费基数时,小张的缴费基数应为:5000元*300%=15000元,小李应为4500元,小王应为:5000元*60%=3000元。

具体地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分单位缴费基数和个人缴费基数。其中: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单位缴费基数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单位所有职工工资总额,第二种是单位所有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不同地方执行的单位缴费基数核定办法不同,但要求在同一统筹范围内应统一为一种核定办法。从2022年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了全国统筹,明确要求单位缴费基数按二种办法核定,即按照本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确定。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基数也按第二种办法核定。

以上述某单位为例,***如该单位只有小张、小李、小王三位员工,那么该单位的月缴费基数应为:15000元+4500元+3000元=22500元。

个人缴费基数原则上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础,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的范围内进行核定。从2022年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各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统一以本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和300%分别作为本地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和上限。尚未按此要求执行的,要求2024年底前规范到位。此要求同样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上下限要求。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殊情况处理

几种特殊情况处理:

1.上年度入职的员工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按职工上年度总工资收入除以工作月数作为该员工的月缴费基数。当然该缴费基数也受规定的上下限限制。

2.新员工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如果新员工进单位首月工作满全月的,月缴费基数按照首月全月的工资性收入核定。

如果新员工进单位首月工作未满全月的,月缴费基数按其当月实际工资性收入核定,但次月起单位仍应按其全月的工资性收入核定缴费基数并进行调整。实际上,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是很“计较”,一般都会按照全月的工资性收入为新入职员工申报缴费基数。

3.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外收入如何计入缴费基数?

跨年发放的补发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按收入所属自然年度计入。例如:2022年发放的2021年度年终一次性奖金应计入 2021年的工资收入。

主要依据

回答的主要依据是:

1.劳动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 )

2.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1号令)

3.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2月8日印发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实施方案》

城镇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即缴费下限;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缴费基数,即缴费上限;超过部分不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也不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其目的是为了缩小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差距,保证低收入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由此可见,社保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上海为例:单位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包含养老险、医疗险(含生育)、失业险、工伤险,这四个险种都按统一基数缴纳。

员工的社保基数是根据所在单位申报的上一年度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来核定。

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指的是上一自然年(1月—12月),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平均到每个月的金额。上年工作不满一年的职工,按照工资总额除以实际工作月数来计算。

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包括:计时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工资总额不是指到手工资,而是税前工资。工资总额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为个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此外,社保缴费基数还设有上限和下限。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性收入低于当年公布的缴费基数下限的,根据基数下限缴费;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高出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对于当年刚入职的员工,社保基数可按全勤月工资标准进行申报。

希望能够帮到你,欢迎关注。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还是整体收入?我的理解是整体收入,也就是上年度职工本人的全部收入,包括本人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

具体的政策依据是劳办发[19***]116号文件,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_a***_]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这个文件的规定精神,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

从这个规定来看,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基本工资占工资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比如我们单位的工资结构中,基本工资部分只有每月480元,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补贴,奖金占了大头。

由于很多单位平时只有绩效工资,年终奖金要到年底才会发,但是年终奖金也是职工收入重要的来源之一,也是列入了统计部门统计职工工资的范围,也纳入职工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汇算的收入来源,属于纳税额度的范围。

单位在申报职工的缴费基数时,一般是按照职工税前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所以养老保险的保险的缴费基数,不能按照当月的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而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收入的月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这主要就是考虑年终奖金,收入分成奖励等能列入职工的缴费基数。

同时这个规定也指出,新招职工,包括研究生大学生、大中专毕业生等以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按照当月的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但是当月的工资仍然包括了补贴、津贴和绩效工资等在内,第二年还是要按照上年度的本人的实际收入,包括年终奖金来计算缴费基数。

只有当本人的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统筹区所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也就是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基数下限时,才能按照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这个60%并不是自己工资的60%,而是指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下限。

当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高于统筹区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时,只能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这个300%是和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上限来比较的,也不是本人工资的300%。

综上所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本人上年度的整体收入来除以12个月,得出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不仅仅是职工的基本工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yntq.net/post/46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