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现收现付制的优缺点?
现收现付制是以货币实际收付的时间作为核算的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1、优点
(2)有利于防止由物价或收入变动所带来的养老保险金的波动。
(3)有利于促进社会***水平的提高。
(4)符合低成本原则。
2、缺点
(1)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矛盾较突出。该模式***取“以支定收”的弹性费率制原则,在职投保人与退休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引发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间的矛盾是难以避免的。
(2)人口老龄化加重了投保人的负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职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将会失衡,从而导致抚养系数增大。这样,现收现付制的收支失衡将难以避免,从而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
(3)不利于***经济增长。由于现收现付制的缴费制度其参保人的收益与缴费额与保险额不存在必然相关性,则对参保人的参保积极性缺乏激励作用。同时,由于资金积累能力差,难以抵御支付风险。
(4)缺乏动态效率。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入不敷出的养老保险负担,不仅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经济效率,还可能使***的财政不堪重负。
现收现付名词解释?
“以支定收”又称“现收现付”,它是我国实行职工退休基金费用社会统筹的地方通常***用的一个原则。即社会保险的收支计划依据当年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当年的缴费收入仅能够满足当年的保险***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保险支出储备基金,或者是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支出开支,不留或留很少的储备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的现收现付制筹集模式有哪些优点?
① 短期平衡性。
现收现付制通常保持基金一年或几年的平衡,且该模式很灵活,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② 注重公平。社会保障的首要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现收现付制的代际再分配性和经济互助性,具有明显的公平性特征。③ 管理成本低,风险小。现收现付制没有过多的基金积累,不需要过多的成本花费。同时,也不必担心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风险因素给基金带来损失。企业养老统筹什么时开始?
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后分别于1958年和1***8年作过两次修改。1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26号),我国建立了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此,我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为此,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年金,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部分***取现收现付模式,均衡单位负担;个人账户部分***取积累模式,体现个人责任,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8%,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为什么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由现收现付制转不分积累制?
现收现付制的机制是由年轻一代供养上一代,将年轻一代缴纳的保险费用用于支付给老一代的养老保险金。这种基金筹资模式可以应对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风险。
但是,这种筹资模式与人口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当老龄化严重,就会增加养老保险费用的支出,年轻一代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用就要增加,从而增加了年轻人的负担。另外,19***年实行养老保险以来,19***年之前退休的人(即“老人”)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须完全由社会提供;19***年之前参加工作,19***年以后才退休的人(即“中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不足以供他们养老,须由社会支出一部分,这也就是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最大难题——所谓的“隐性债务”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由现收现付制改为部分积累制,个人缴纳存入个人帐户,用于个人养老;企业缴纳费用计入社会统筹帐户,解决隐性债务问题,从而,既保证了老一代的养老保障,又减轻了年轻一代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