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西社保网

合肥市生育保险政策,合肥市生育保险政策2023

  1. 安徽2020新农合生育报销范围明细?
  2. 合肥城镇居民医保生育报销比例?
  3. 合肥生育津贴怎么领?

安徽2020新农生育报销范围明细

一、安徽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一) 参保人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二) 参保人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

合肥市生育保险政策,合肥市生育保险政策202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生育保险保险范围

参保职工按***分娩后,因实行***生育需要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器、引产术、绝育术及复通术所发生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三、合肥生育保险报销必备材料

合肥市生育保险政策,合肥市生育保险政策202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 ***生育证明(即准生证);

(二) 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即出生证)或户口簿;

(三) 诊断证明(生产医院开的生产证明,出院时开的)、费用凭据(出院时打印的);

合肥市生育保险政策,合肥市生育保险政策202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 本人身份证(代办的提供代办人本人身份原件);

(五) 属异地或境外难产提供住院费用明细;

(六) 属异地或境外剖腹产提供:①手术证明、②费用凭据。

四、合肥生育保险报销流程

(一) 女职工怀孕后、流产或***生育手术前,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

(二) 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签发医疗证;

(三) 生育女职工产假满30天内,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办理待遇结算;

(四) 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支付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

五、生育保险报销时间

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需在保。生育保险属于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各不一,有10个月,也有6个月甚至更低的。因此应以当地社保(查询/办理)中心为准。

新农合报销比例医疗机构的级别有关,如乡级、县级、市级、省级,其中又分一类、二类等,医院的级别越高,报销比例越低,如省级二类医院报销比例是最低的。省市级医院报销比例低,一般是指在一定医疗费用范围内,如5万元以内的费用,其报销比例只有45%—65%,但超过8万元的费用报销比例就能达到90%。这是在新农合基金有限的前提下,实现保大病的目的。

具体报销比例和范围为(新农合报400过后,生产所产生的费用不得超过800。):

门诊报销: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1]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住院报销

报销范围:

A、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B、60[_a***_]以上老人在兴塔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报销比例:

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医院报销30%。

合肥城镇居民医保生育报销比例?

国家要求,要将城镇居民的生育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且目前多数城市居民医疗保险都把生育列入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一般只有报销产前检查和分娩医疗费用,产前检查按门诊费用报销,分娩医疗费用按住院报销比例报销,报销时凭医疗费用***、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费用明细清单。建议你直接向合肥市医保中心咨询,或拨打当地社保咨询电话12333咨询。

合肥生育津贴怎么领?

合肥市生育津贴是:

本地生育的:

医疗费用已经在定点医院直接结算,请在参保职工生孩子出院的次月末,凭《备案回执单》和***,到徽商银行花园街支行(老市府广场东南角,电话62667533,62690996,工作日)领取规定的生育津贴。在生育后3个月内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在4个月内申报的,可增发1个月的生育津贴。

异地生育的:

生育费用个人垫付,请在生育后4个月内填报《合肥市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合肥市劳动保障网上下载或到生育保险经办机构领取)携带表备注所需携带的材料到生育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待遇结算。经审核,生育医疗费用和津贴均于核定后的次月开始领取。凭《备案回执单》和***,到徽商银行花园街支行领取。

根据《人口与***生育法》第十七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yntq.net/post/6028.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