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统筹和生育险能同时享受么?
通常情况下,医保统筹和生育险是不可以同时享受的。生育险的使用范畴,主要是缴纳社保的人员在分娩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生育险报销的费用,主要包括产检费用、生育津贴、住院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的需要报销的各项费用,而医保统筹主要报销的是生病,住院期间医疗费用。
生育门诊报销和统筹报销的区别?
生育门诊报销和生育统筹报销的区别如下:
范围不同:生育门诊报销是指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医疗保险,主要用于报销门诊看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如挂号费、检查费、诊疗费等;生育统筹报销则是指在门诊统筹之外另设立的一个专门用于报销生育医疗费用的保险,只涉及发生生育医疗费用的人群。
因为门诊统筹和生育险都是医疗保险,但是两者的报销范围和支付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某些医疗费用不能同时被两者报销的情况。
比如,生育险可以报销孕期产检的费用,而门诊统筹却不能报销。
而门诊统筹可以报销普通的门诊医疗费用,但是生育险不包括这部分费用。
所以,在医疗保险使用过程中,需要仔细核对各项医疗费用的报销情况,避免产生重复支付或不能报销的情况。
此外,在实践中,门诊统筹和生育险也存在一些协调性问题,需要***和相关部门制定更为明确和完善的政策和规定。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医疗权益,避免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产检挂号能用医保卡统筹的钱吗?
产检能用医保卡,不过用的不是医保卡的统筹报销账户,而是医保卡里的个人账户。产检费用报销是在生育保险里报销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什么叫生育保险社会统筹?
生育保险社会统筹是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隶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较大的社会范围内筹集生育保险基金。
按照社会保险“大数法则”,通过互助互济的方式,将发生在少数人员或单位的风险,转移到多数人或多数单位共同分担。
以此实现对生育引起的暂时无法工作的女职工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她们的基本生活,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同时解决各单位负担生育费用畸轻畸重的矛盾。
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之后,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的社会保险职能划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年来,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目前,多数地区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央部属企业和省属企业的参保问题正在酝酿当中。
有的地区将三资企业以及参加本地养老保险的城镇、街道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还有的地区,将自收自支、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机关等也纳入了生育保险社会统筹。
什么是生育保险费用社会统筹
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系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隶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较大的社会范围内筹集生育保险基金。
目前全国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基金提取比例一般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0.6-0.8%之间。各地生育保险待遇标准***取两种方式,一是,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医疗费***取实报实销。二是,生育津贴和医疗费合并,按照顺产、难产、流产等档次,规定绝对额拨付。从部分地区出台的法律、法规来看,正常产支付的费用一般在400-1000元之间;难产800-3000元之间;流产100-800元之间。享受条件是生育女职工必须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