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保险最后五年最重要吗?
很多人最后五年会按照最高基数缴纳,或者缴纳够15年后即停止,或者觉得最后五年不重要。其实,养老保险缴纳,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每一年都很重要。尤其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最后5年更为重要,因为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养老金补贴待遇”。
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x视同缴费年限x1.3%或者是1.4%
——在这里: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是职工社保缴纳停止缴费的那一年的“社平工资”,而不是所谓的职工退休那一年所在的社平工资。
例如劳动者2050年退休,但是2045年养老金就同志缴纳,那么计算时,“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就按照2045年的社平工资,而不是2050年的。
自然,2050年的社平均工资绝对要高于2045年的社平工资。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计算养老金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也是重要数据。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按照你的每一年缴费年数的缴费基数、社平工资的相除平均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只关注最后5年或者10年的标准。
因此,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这个重要因素来看,养老金缴纳每一年都很重要。
同时,越是最早年限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越高,同时你需要缴纳的钱数也越少!
这一点要清楚。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有养老金补贴待遇。
养老金缴纳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承担。因此,缴纳社保就需要自己操心,并且国家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缴纳最后5年有“养老金缴纳补贴制度”。
在有限地范围内,国家会给予养老金缴纳一定数额的补贴,来提高缴纳积极性、减轻领过就业人员缴纳负担,“国家买单”那一定比例。
足见,
对于养老金缴纳而言,涉及多页重要影响因素(数据),包括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基数、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和视同缴费年限等。每一个数据都对要退休以后每月拿到的养老金多少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于养老金缴纳一定要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去缴纳。
希望有所启发。
养老保险任何年份的缴费都很重要。不过,你所说的最后五年更重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
养老保险的两个账户包括: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统筹账户的领取主要跟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退休时当地的社平工资有关。这个账户主要看的是累计缴费年数,所以不论是先交5年,还是后交5年,都无所谓,关键是社保养老保险要至少缴满15年。
个人账户则是缴纳的保费中进入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职工养老保险中,个人缴费的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保费的40%进入个人账户。这个账户的多少,跟自己缴了多少钱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养老保险的保费基本上每年都在上涨,后5年的缴费因为保费更高,所以进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就更多,对个人账户的积累影响就更大。
总的来说,养老保险每一年的缴费都很重要,即便是后5年的缴费对个人账户的贡献更大,那也是因为缴费更多的原因。所以,其实没有必要去纠结后五年的重要性。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年限缴费即可。
你好,养老保险最后5年重要吗?你怎么看?养老保险最后的5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5年如果你要放弃交费,那么最终你可能就会少很多的累计缴费年限,将来养老金的待遇也会受到一个极大的影响,所以说距离法定退休不足5年的这段时间之内,我们依然要正常的来缴纳自己的养老保险,尤其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那么千万不可以放弃。
因为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很多地区规定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这段时间是可以正常享受到社保的补贴待遇,那么也就意味着养老保险,最后这5年的时间是可以正常获得社保的补贴,那么自己所付出的缴费成本会更低一些,所以说最后这5年正常交费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自己是由企业单位的个人,那么这5年来交费也是可以的,因为距离法定退休5年的人群,基本上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它是不允许解除劳动合同的,所以说你通过企业单位来缴纳自己的社保待遇,那么自己所付出的成本是很低的,而且你没有离开工作单位,也没有必要放弃这5年的缴费,对于自己来说有效增长5年的累计缴费年限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保叔想说,养老保险每年的缴费都很重要,最后5年缴费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贡献比较大,保叔举个例子给大家分析一下!
问:如何才能每天收到这样的社保知识?
答: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
一、基本养老金的构成
我们的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应的计发月数
二、最后五年按不同缴费基数缴纳
>>>保叔举例
张先生,到达55周岁时,已经缴满10年的养老保险(均按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现考虑最后5年要不要提高缴费水平,对退休时到手的养老金影响大不大?(张先生正常退休年龄是60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
***设目前平均工资为7000元,暂不考虑平均工资上涨、个人账户计息等因素,最后5年分别按平均工资60%、100%和300%为基数缴纳,到手的养老金分别是:
1、最后5年不调高缴费水平,均按60%计算
【7000×(1+0.6)÷2×15×1%】+(7000×60%×8%×12×15)÷139≈1275元/月
2、最后5年按平均工资100%
【7000×(1+0.73)÷2×15×1%】+【(7000×60%×8%×12×10)+(7000×100%×8%×12×5】÷139≈1440元/月
3、最后5年按平均工资300%
【7000×(1+1.4)÷2×15×1%】+【(7000×60%×8%×12×10)+(7000×300%×8%×12×5】÷139≈2275元/月
根据上述计算,总结出以下表格: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15年的缴费基数均按60%,退休后每月领可1275元,最后5年缴费基数改为100%,每月提高了165元,最后5年缴费基数改为300%,每月竟提高了1000元!
很明显,调整缴费基数,对退休领养老金的影响非常大,缴费基数越高,对养老金的影响越大!
保叔有话说
所以说,最后5年缴纳养老保险确实很重要,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贡献比较大,缴费水平越高,影响越大。
这跟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是相符合的,除了多缴,长缴对养老金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哦!
大家好,我是保叔,如果还有疑问,私信保叔。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社保的最后五年确实最重要。具体原因如下:
1,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很多地区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距离退休年龄最后五年缴纳社保是有补贴的,也就是说最后五年个人缴费会相应低点。所以最后五年一定要坚持缴费。养老金也是遵循多交多得的原则。
2,企业人员社保:企业性质不同,比如私企,老板给员工缴纳社保多数选择当地最低缴费基数,这样产生的费用少,对他们有利,没有办法约束他们。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的工作人员,最好在岗工作坚持到退休,像我们企业工作的,到了年龄就内退,内退后社保缴费就低了,这个缴费标准是参考上年度工资总收入的,收入低了,缴费自然低了,养老金账户金额少了,到手的养老金肯定就少了。所以最后五年的社保,对养老金影响还是挺大的。每个月比别人少几百,你自己算算呢!
再次提醒:没有交社保的朋友赶紧去办理社保,别看自己现在能赚钱,想想老了没有劳动能力时怎么办?一万块钱存银行和交社保相比,差距肯定很大。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哪个对你来说更重要,为什么会选择性去缴费?
生老病死,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是躲不开、迈不过的自然规律。养老保险和[_a***_]保险是国家为使公民在年老、疾病的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制定的法律制度。所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每个人来讲都同等重要,没有哪个更重要的问题。
现在有一种现象是要么两个保险都不参加不缴费,要么选择性参保缴费。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无处乎两个:
其一,经济上却有困难,无力参保缴费;其二,不想履行义务只想享受权利,所以不参保缴费或者选择性参保缴费。
养保险和医疗保险,那个对你来说更重要?为什么会选择性去缴费?
我是国企下岗工人,我个人认为为了老有所养,“社会养老保险”必须要缴费;到龄方可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安享晚年生活。
对于医疗保险,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去选择;经济条件好的,可以选择“社保医疗保险缴费”,缴费基数个人缴纳9%;2022年度全年缴费4140余元,返还个人医保卡约920元左右。
这几千块钱对于有钱人无所谓,而对低收入者,尤其是中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笔钱。***如下岗以后就选择缴纳灵活就业社保,而医疗保险选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的,二十多年可以省下四五万元医疗保险缴费;而每年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是一项医疗保障,每年缴费很少,刚开始每年交10元……直到2022年全年缴费才320元,2023年的全年保险缴费350元。只不过,看病报销比例在65%左右,个人医保账户不返现;年终清零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你可以把省下来的钱;继续长期缴纳灵活就业社保,增加缴费年限,增加个人账户余额;方可获得较高的退休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