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计发月数是什么意思?
答:社保计算退休金时,工龄不是按照年计算的,是按照月份计算的,把年划分成月份,交计发月份。
比如1***2年11月参加工作,2010年5月退休,计发月数为37年5个月,37X12+5=计发月数
养老金账户计发月数什么意思?
计发月数是用来计算退休金的,国家有统一的规定,指的是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的最多 月数。计发月数跟退休年龄有关,而且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比如:
50周岁退休的,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95;
55周岁退休的,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70;
60周岁退休的,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按照60岁退休计算,职工领自己的钱要到71.5岁才能领完,在此之前死亡的,个人账户里的余额都可继承。
退休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计发月数按退休年龄分别规定为:45岁216月、50岁195月、55岁170月、60岁139月、65岁101月),即:若个人账户存储额相同,退休时年龄大的,这部分的养老金就多。指数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前年的当地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上面求得那个值乘以退休时的当地月平均工资。比如:2000年当地月平均为1000,2001年你月交纳基数为2000,那么那一年的指数是2。如果你一直这么交,每年的指数都是2,最后退休的时候,平均指数也是2。那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2*退休时当地月平均工资。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国家有一个统计,人的平均寿命(男女不同)。比如:男的平均寿命80岁,退休年龄为60岁,那么通常一个男的退休要领20*12=240个月的退休金,个人账户的钱就要按240个月领完来计算每个月发多少。但是个人账户还是有利息的,所以根据每年的利息,还有240个月的长度,会得到一个计发月数,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就是每个月可以从个人账户领取的钱,保证你240个月领空。
养老金计发月数怎么算?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指养老金实际发放的月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1. 个人实际缴费月数:个人参保的实际缴费月数,包括正常缴费月数、补缴月数和提前缴费月数等。
2. 缴费年限: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可以通过查询社保缴费记录来确定。
3. 养老金发放起始月份:根据规定,养老金的发放起始月份通常为退休当月起,也有些情况下允许提前或者推迟发放。
4. 计发月数: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一般是指自养老金发放起始月份起至享受养老金当月止的月数。
举个例子,如果某位个人退休后共缴纳了180个月的养老保险费用,养老金发放起始月份为退休当月,那么其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为180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每个人从建立个人账户那天开始就按比例计入个人账户,登录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网站,查到“累计个人记账额”即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按年龄设定。
由上可知,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一般情况下,提前5年退,女职工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216个月,男职工是170个月。正常退休女职工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95个月,男职工是139个月。也就是说,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变的情况下,一名职工退休越早,作为分母的计发月数就越大,退休金也就越低。新计发方法的原则是鼓励多劳动,多缴费,如果65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01个月,70岁退休计发月数才是56个月。
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由个人实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领取年龄来决定的。根据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来说,每个人只有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已经完全满足缴费和缴费年限的要求,才能开始领取养老金。在符合这些要求的情况下,个人每缴纳1个月的养老保险费,便有权获得1个月的养老金发放权利。同时,由于养老金的领取年限是有上限的,即在某一年龄后,不再发放养老金,所以在计算养老金发放月数时,需要考虑个人的领取年龄和已经缴纳的保费数目。总之,正确计算养老金的发放月数,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以确保养老保障的公正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