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要不要交失业保险?
看地方文件,2017年起很多地市参公单位不再需要缴纳失业保险。而以前是需要缴纳的,因为参公人员本质上占用的是事业编制,只不过待遇和人事管理参照公务员执行。字面意思参照公务员管理嘛,按道理就不应该收了,所以以前收费,现在很多地市就不收了,但是地方社保局也告知参公人员,如果出了事情,如违法***等导致失业那就自己承担所有,不再有失业保障。
失业保险是公司交还是自己交?
失业保险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交纳的。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雇主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员工的工资总额的一部分作为失业保险费用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同时,雇员的工资中也会扣除一定比例的失业保险费用。
这样,雇主和雇员共同分担了失业保险的费用,以确保在员工失业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帮助。
有的单位为什么不办失业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第四十四条 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怎么做,你懂的: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机关事业单位失业保险是一定要交的吗?
全额事业单位需要缴纳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失业人员不愿意中断就业,但因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断就业。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对哪些情形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作了规定,主要包括:终止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用人单位违法或违反劳动合同导致职工辞职。出现上述情形造成职工失业的,职工有权申领失业保险金。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办理失业登记是为了掌握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确认其资格。须有求职要求,是考虑到失业保险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这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一个前提,也是失业人员应尽的义务。
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到办理失业保险业务机构申领手续(一般为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就业服务机构)。一旦超过了60日就不予办理了,所以一定要赶紧办理。
失业人员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即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1)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个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公司拖欠失业保险有什么影响?
一、单位没有全额缴纳和[_a***_]代缴失业保险费或者拖延缴纳的,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并入失业保险基金。
二、单位逾期拒不缴纳失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依法强制征缴,并可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