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干部的工伤由什么单位承担?
现在村上干部大多数都是与***签定了劳动合同,购买有社保,那么发生工伤事故就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来理赔。
但是有少数是村社区聘请的,这类人就会存在争议了,如果赔偿金额不多还好说,一旦赔偿金额太大的话可能村社区和***也不容易解决,毕竟***出钱也得有明目。
村委会没有工伤这一说法。工伤的主体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包括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也即工伤认定必须以劳动关系的存在为前提。而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不存在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村干部工伤应该由乡***或者说镇***来承担责任,因为村干部是乡***或镇***所领导的下属职工,特别是现在有很多的村干部就是属于公务员之列,按照工商管理赔偿办法,那么公务员如果受伤,就应该是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以此类,村干部属于乡镇公务员之列,那么他们就应该由乡镇***来承担责任。
被鉴定为工伤的是职工,即在是企业单位工作的工作人员。村干部不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所以村干部工伤认定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只能是属于自然人,也就是说村干部受伤是按照村干部所投保的寿险和社会保险来赔偿的,而具体赔多少要根据村干部的伤残鉴定来赔偿。
村干部是不存在工伤情况的。
村干部与村委会之间既不是劳动关系,也不是雇用关系。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第十一条、第六条分别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由此可见,村委会成员与村委会、村集体之间既非劳动关系,又非雇佣关系,也就不属于工伤范围。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工伤保险费。是正确?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工伤保险费,这句话是错误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的结果。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取措施使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用人单位已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工伤劳务公司承担多少责任?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条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可以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
被派遣劳动者在申请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工单位应当负责处理职业病诊断、鉴定事宜,并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提供被派遣劳动者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由此可见,劳务派遣用工工伤应该由派遣单位承担,派遣单位可以和实际用工单位协商工伤赔偿事宜。
工伤劳务公司如果给工伤者交了工伤保险,公司就不用承担责任,如果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就由劳务公司给予赔偿,具体赔偿多少,按工伤鉴定等级和工资水平决定,例如如果工伤鉴定等级是八级,就是赔偿十个月工资额的伤残补助,其余的费用给予报销。
同事操作失误引起工伤同事该承担哪些责任?
同事误伤是职务行为,根据最高人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同事疏忽大意,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工友伤害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和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