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保险的起算时间?
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年缴费年限)必须达到15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才能按月领取退休金,如果超过15年则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就越多。如果经济允许的话还是交纳到退休为好,办理退休按月领取退休金。
其中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可以免缴养老保险费,其个人帐户暂予保留,待重新就业时办理续保手续,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企业与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1998年1月1日,我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中规定对养老保险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养老金;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只是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对于1995年底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办法实施后退休,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其中,对于19***年底前参加工作,办法实施后退休,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也可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不满10年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工龄计算:
工龄计算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的计算。工龄的计算即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怎么用公式来算退休养老保险金?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我们国家计算养老金是有公司来计算的,那么这个公式实际上就是已经是完整形成的一套公式,那么你只需要套用里头的一些条件,就可以准确的得出自己的养老金能拿多少钱。
根据退休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来,退休金一共有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你上一年度社会在岗的平均工资和你的缴费年限,还有你的平均缴费指数这几项重要的条件来决定的,然后再套用公式计算就可以得出。
第二部分就是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每一个人,个人账户实际上进入个人账户的钱,只有8%左右,所以说基本上一个人到退休的时候,个人账户上,也就是五六万块钱左右。而且根据不同的退休年龄,她的计发月数是不相同的,退休年龄越晚,拿到的退休工资也就越高。
第三部分就是,个人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这一部分人,他基本上每工作一年,都会被计算成为一年的,视同缴费年限,最终计算成为过渡性养老金,累加到总的养老金当中去。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一、养老金计算公式解读
养老金分为基本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个部分。
其中基本养老金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每个人都有。
过渡性养老金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统账结合前(1996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才有资格领取过渡性养老金。
每一小项的养老金有自己独特的计算公式,三项加起来就是我们能拿到的全部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自治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养老金计算公式解释了为什么工作时间差不多,养老金却差很多。
是因为养老金的计算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月平均工资等。
退休年龄不一样计发月数也不同,具体年龄对应月数如下:
1.基础养老金
我们之前说过养老金的缴费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怎么理解?
缴费年限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计算结果,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多。
缴费基数影响平均工资指数,指数越高基础养老金越多。
2.个人账户养老金
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越高,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3.过渡性养老金
统账结合前缴费年限越长(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越高。
缴费基数也会影响这里的平均工资指数,但实际指数低于1时,按1计算。
比如张三1981年在企业参加工作,2020年在深圳市退休,工龄39年,现在个人账户有192,000元,退休后能领多少钱呢?
未雨查到深圳市2019年社平工资10646元,张三统账结合前缴费年限是15年,平均缴费指数按最低的0.6估算。
二、一键测算养老金了解一下?
养老金测算平台有很多,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最为官方。
登录平台以后,找到“养老金测算专栏”,就可以预估自己的养老金啦!
1.视同缴费年限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之前,按国家和自治区计算的连续工龄,一般等于统账结合前缴费年限。
2.实际缴费年限
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1996年之前缴费用现在年份减去1996就好。
3.以前年度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范围在0.6-3之间,一般来说可以按0.6来计算,实际能拿到的钱不会比计算出来的钱少。
到时候不仅能收获金钱,还能收获快乐。
4.上年末个人账户储存额
5.参保地上一年社平工资
微信搜索“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点击进入后绑定个人信息。
之后输入相关数据一样可以出来测算数据。
怎么用公式来算退休养老保险金?
我们每个人参加养老保险,必须要先知道自己参加的何种“养老保险”;目前国家实施的养老保险有:职工社保(含灵活就业社保、失地农民社保),城乡[_a***_]养老保险(新农保)。
至于怎么用“最简单”的公式,在退休时了解养老金的状况;下面逐一为你解答。
一:职工社保(含灵活就业社保、失地农民社保)
①:计算公式
①:是社保前参加正式工作的,首先要知道何年何月正式被“劳动局”批准入职的,也就是“个人档案”第一份入职登记表;到在所在省市实施职工社保时间,在这期间的工作年限,退休时人社局认定为“视同缴费”,核算“过渡性养老金”。
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要知道退休时所在地省市“上一年度在职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代入如下公式,即可算岀。
如:张先生,1980年元参加工作,1996年元月参加社保缴费,个人档案有16年视同缴费年限,2021年办理退休时,所在地“上年度在职平均工资”是6700元
过渡性养老金:6700×1.3%×16×缴费系数1(系统平均指数)=1393.60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
首先你退休时的年龄,知道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有多少,方可计算到“个人账户养老金”。
如:李先生,男60岁办理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620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62000÷139=446.04元
退时年龄计发的“月数”参照表↘∮☆
③:基础养老金
要知道自己参加缴费的档次(缴费基数指数)如60%、80%、100%、200%、300;退休时人社局微机取“平均指数”,作为计算基础养老金依据,实际缴费年限多少年(月折算年,如3个月÷12=0.25年)
如:李先生,实际缴费年限(1996年1一2021年4月),有25.25年,个人缴费基数指数0.68%(2001年之前缴费基数指数1,下岗后缴0.6)
基础养老金
6700×(1+0.68)÷2×25.25×100%=1421.07元
那么李先生60岁退休时,“上一年度平均工资”6700、缴费平均指数0.68、实际缴费年限25.25年,个人账户余额6万2千元,个人档案有16年视同缴费,最终得出:
a:个人账户养老金:446.04
b:基础养老金:1421.07元
c:过渡性养老金:1393.60元
合计:3260.71元
注:这个是上半年办理退休的,下半年还有一次养老金重新核算,李先生最终月养老金3500元左右。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是以前的新农保)
①:男女退休年龄都是年满60岁。
个人账户余额÷139=个人养老金
②:首先要知道你历年来缴费多少,也就是说你15年投资多少钱,加上所在地财政补贴金,账户利息,得出个人账户余额。
如:张老汉,每年投入500元,缴费15年,总投入7500元
地方财政补贴每年40元,计600元
利息:2004.75元(7500+600)÷2×3.33%×15
个人账户余额(7500+600+2004.75)÷139=72.70元
国家基础养老金
你是户口所在地的省市,发放的“基础养老金”额,如张老汉是安徽省某地人,基础养老金为105元
张老汉最终月领取养老金:177.70元
72.70+105=177.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