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理工伤失业收费吗?
工伤保险个人不需要缴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只能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不能参加工伤、生育、失业险。
因此要享受工伤保险的前提是在企业里面工作,这种情况下由用人单位以本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社会保险机构核定的费率缴费,个人无需缴费。而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康复待遇、停工留薪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赔偿待遇。
工伤伤残鉴定要多少钱?
谢谢邀请。
关于劳动能力鉴定费各地标准不一,我们这里需要600元,如果能评定上等级(1至10级任何等级都算),这600元劳动能力鉴定费可以在社保局报销。如果评定不上,费用不退。
如果喜欢,可以关注我或给我一个赞,有什么想告诉我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哦~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律师办理工伤案件10年的经验,简要解答如下:首先每一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具体分析。
一,初次鉴定费用一般在200-500:
单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以后,做劳动能力鉴定产生的鉴定费由,社保基金支付,单位没有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的,那么产生的鉴定费,用人单位支付。《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工伤保险条例》62条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二、再次劳动能力鉴定费,一般在300-600元。
由申请人预先缴纳。如果再次鉴定的结论,与初次鉴定的结论一致,则鉴定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如果再次鉴定的结论,与初次鉴定的结论不一致,由初次鉴定费的承担主体承担;
第三、复查劳动鉴定费
劳动能力鉴定一年后,工伤职工的伤情发生变化,需要申请复查鉴定的,申请人同样需要预先缴纳鉴定费用;
如果复查鉴定的结论,与初次鉴定的结论一致,则复查鉴定费用由申请人负担;如果复查鉴定的结论,与初次鉴定的结论不一致,则鉴定费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属于劳动能力鉴定的一种。目前,各地关于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多少的问题规定不一样。拿北京来说,北京市已经取消了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即工伤鉴定不用花一分钱。但有的地方则是初次鉴定要200到600不等,再次鉴定500到1000不等,具体还要看各地的相关规定。
关于工伤伤残鉴定费缴纳多少、是否缴纳的问题,做如下梳理:
首先,“工伤伤残鉴定”,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职工发生的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被人社局认定为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因此你说的“伤残鉴定”,准确地说,应该是“劳动能力鉴定”。
其次,劳动能力的鉴定,需要递交申请。《条例》规定,递交申请的可以是用人单位,也可以是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接受申请的部门是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实际办理中,一般由县(市、区)人社局统一受理后,集中转交给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由该鉴定委员会确定专家组成人员,并通知工伤职工按指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去做劳动能力鉴定。
第三,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就发生在递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的时候。一般200元到600元不等,现在也有不收费用的。《条例》第12条规定,工伤保险基金用于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因此,劳动能力鉴定发生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统筹解决,而不由工伤职工个人缴纳,才是合法的。
综上,职工出现工伤后,因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发生的费用,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统一支付,不应由工伤职工本人缴纳。
谢谢邀请,劳动能力鉴定一般要等伤情稳定了,才可以去公司叫公司负责工伤处理的人帮你去申请,申请通过以后会有公司专人带你去你们当地大型医院做鉴定,深圳鉴定费是300元,是由公司先出,鉴定上或者鉴定不上,都不要你管,这个钱是可以向社保局申请报销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谢谢😁😁
一万元五金一险交多钱?
医疗保险: 个人交纳2%,单元交纳10%
赋闲保险: 个人交纳1%,单元交纳2%
工伤保险、生养保险: 只由用人单位交纳,个人无需缴纳。
一金包罗:
[_a***_]公积金: 个人和单元按相同比例交纳,比例为5一12%,由用人单位确定。
五险一金合计16~23%,计1600~2300元。
工伤赔偿支付令怎么收费?
如果工伤赔偿协议是在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下达成的,可以凭身份证、仲裁调解书、生效证明,向***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是你与用人单位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持调解协议书向人民***申请支付令。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六条 【支付令】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申请支付令。人民***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