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档次有什么区别?
医疗保险分三个档次:.基本医疗一档、基本医疗二档和基本医疗三档,其缴费、待遇和适应人群有所不同。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档参保: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普通门诊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健康中心的基本医疗费用,70%由个人账户支付,30%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
2、二档参保人/三档参保人:
(1)属于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的,分别由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按80%和60%的比例支付;
(2)属于医保目录的单项诊疗或医用材料的,由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支付90%,但最高支付金额不超过120元;
(3)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支付给每位二档、三档参保人的门诊医疗费用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总额不超过1000元
农村医疗保险一档和二档哪个好?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一档和二档哪个好?
有条件的话当然是交一档得好了,一档得缴费高,但是真到生病的时候报的也多,一档的是一年一个人交两千多,二档的是一年交三百多,不过交一档得人毕竟占少数,农村人口多,一家好几口要交那么多钱也是吃力的,不过二档的必须要交起来,给自己跟家人一个保障,
城乡居民医保两个档位有什么区别?
其他城乡居民医保分两档,参保人员可根据本人情况选择参保:一档个人缴纳600元,二档个人缴纳400元。
两档的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待遇相同但普通门诊医保待遇有所不同。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普通门诊医疗费按以下规定结算:
(一)先由个人承担一个门诊起付标准的医疗费用,具体为300元。
(二)超过门诊起付标准以上部分医疗费,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承担,统筹基金承担的比例为:
1.其他城乡居民一档参保人员:三级医疗机构为40%,其他医疗机构(含二级医疗机构)为6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70%。
2.其他城乡居民二档参保人员:***医疗机构为30%,其他医疗机构(含二级医疗机构)为5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60%。
(三)选择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其他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其在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的,统筹基金承担比例在本条(二)规定的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
参保的其他城乡居民在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或经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至其他的医疗机构继续治疗的,门诊医保起付标准减免300元。
居民医疗保险两个档次缴费不同享受待遇不同。
普通门诊方面:参保居民年最高支付限额一档缴费为200元,二档缴费为350元。
住院报销方面:
(一)按一档缴费的,一级医院实施基本药物按90%支付;二级医院按58%支付;***医院按45%支付。
(二)按二档缴费的,一级医院实施基本药物按90%支付;二级医院按70%支付;***医院按60%支付。
门诊慢性病方面:
一档缴费的甲类门诊慢***按40%比例支付,乙类门诊慢***按35%比例支付;二档缴费的甲类门诊慢***按60%比例支付,乙类门诊慢***按50%比例支付。甲类门诊慢***的门诊支付待遇,二档缴费的不设年(或有效期)支付限额,一档缴费的按病种设年(或有效期)支付限额;乙类门诊慢***的门诊支付待遇,设起付线并按缴费档次和病种,分别设不同的年(或有效期)支付限额。
最高支付限额:年最高支付限额标准一档缴费的为18万元,二档缴费的为22万元。
医疗保险两个档次主要的区别就是住院和门诊消费时,报销的费用各不相同。
参保城乡居民一档的参保人,住院发生的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其报销标准如下:
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0%、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为60%、***定点医疗机构为40%。
参保城乡居民医保二档的参保人,其报销比例为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5%、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为65%、***定点医疗机构为45%。
此外,符合特病准入标准,并取得特病待遇享有资格的参保人还享受特病门诊待遇。特殊疾病中的重大疾病门诊医药费用报销实行与住院相同的报销比例,特殊疾病中的慢***门诊医药费的报销不设起付线,实行按比例、限额的办法。
每次报销比例为一级医疗机构80%、二级60%、***40%,年报销限额为1000元/年、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殊疾病的,每增加一种,年报销额增加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