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西社保网

生育保险条件-生育保险条件要求

  1. 生育险要求具备的条件?
  2. 生育险申请流程和条件?
  3. 生育险报销条件和标准?

生育险要求具备的条件

生育保险报销条件,是指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费用,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的条件,其基本条件是女职工或男职工的配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另外,用人单位理应依法为职工参加生育保险,未依法为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标准承担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

一、生育保险缴费比例

生育保险条件-生育保险条件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育保险由单位缴纳,占基数的0.8%,个人无需缴纳。

二、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享受生育保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生育保险条件-生育保险条件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继续为其缴费;

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生育规定

通常,女方缴纳生育保险,无论男方是否缴纳,女方都可享受保险。女方不缴纳,仅男方缴纳,则女方不能享受保险。若双方都缴纳,女方符合晚育(24岁后)且为初育,则男方可享受30天的晚育奖励***。

生育保险条件-生育保险条件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产前检查费到分娩费,生育保险都可予以报销。分娩费用报销有一个上限,各地略有不同。以北京为例,在指定医院分娩的,一级医院最高可报销3000元,二级医院2900元,三级医院2700元。

婴儿出生后,参保人员将婴儿出生证、北京市生育服务证和其他报销凭证一并交给单位,由单位到社保中心报销。

提示:女性产假期间还可享受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贴。津贴金额计算公式为:当月本单位人平均缴费工资÷30(天)×***期天数。若津贴低于本人工资,差额由企业补足。

1、用人单位已为职工缴纳一定时间的社保;

2、已办理参保备案,并在当地生育;

3、当地人社局要求的其他条件。

参保职工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可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1、符合国家、省、市***生育政策规定;

2、分娩或实施***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

3、产前检查费和生产费用,当事人携带结婚证、社保卡(市民卡)及街道开具计生证明到生育保险定点医院直接刷卡结算

4、申报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贴,需填写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加盖单位公章提供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孩子的)、出院小结等材料,于每月1-10日之间的工作日前往市医保中心生育科办理申报手续。(相关手续应在分娩后一年内办理)。

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

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生育规定。

申办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手续,由用人单位持当地乡镇人口和***生育工作机构签发的相关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_a***_]机构办理。其中申办生育津贴或者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待遇的,还应当持婴儿出生、死亡或者终止妊娠证明。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生育险申请流程和条件?

生育保险的办理流程如下:

1.个人提交资料给用人单位或代理公司

2.用人单位到社保局医保局,办理生育定点医院手续,领取就医凭证》,转交给参保人

3.个人即可以通过《就医凭证》,在选定的生育医院直接报销产检、分娩、手术等医疗费用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生育保险都是工作所在单位缴纳的,而且是强制性的,员工个人一般是无法缴纳。

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用人单位已为职工缴纳一定时间的社保;各地政策不同,如北京市要求连续缴纳社保9个月,广州市要求累计缴纳社保1年,上海市要求生产当月在缴纳社保即可;

2、已办理参保备案,并在当地生育;

3、当地人社局要求的其他条件。

生育险报销条件和标准?

条件: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不超过本单位工资总额1%的生育保险费用,国家则***取税前列支的办法来间接资助,可见生育社会保险费用仍然由用人单位负担。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的生育保险则由国家财政单独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用人单位,由本单位承担女职工的生育费用。

比例标准: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yntq.net/post/73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