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退休年龄交费不足十五年,又不想再交是不是就永远领不到养老金了?
到退休年龄交费不足十五年的,又不想再交的的确没办法领到养老金。
现在国家规定每个企业都要帮员工缴纳社保,随着国家的发展,对于企业帮员工购买社保抓得越来越紧,要求企业帮员工购买社保,并承担一部分社保费用。以前因为一些劳动人员不懂社保有什么好处,也没有长远的眼光,总是觉得每个月要交钱不好,所以很多人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并没有交纳社保,企业也没有帮员工购买社保,导致到退休年龄,某些老员工的无法缴足十五年社保。那岂不是达不到领养老金的条件了吗?
现如今国家对社保缴纳政策放宽,达到退休年龄的但是未缴足十五年的,可一次性足额缴纳剩下年限的社保。如果差个两三年的话,建议一次性缴足,这样长远来看,退休后有了养老金的保障,生活基本不成问题。如果你不继续续缴的话,那么人社局就会把你之前缴纳的工资退还给你,那么你退休后就没有养老金可以拿了。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到了退休年龄缴费不足15年又不想再交,是不是永远就领不到养老金了呢?如果说你已经到达退休年龄,但是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也不打算延迟退休,继续缴纳自己的养老保险,那么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可以选择转移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然后可以一次性补缴完成15年的费用,享受居民养老金的待遇。
这种办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在退休年龄的时候直接享受到退休金的待遇,但是我们都知道居民养老金的待遇比起我们职工养老金的待遇确实是要低了不少,可能居民养老金的待遇最终养老金的水平不会超过500元,那么我们职工养老金的待遇最低标准一般都是在800元到1000元左右,所以说这样的一种选择对自己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最好的办法还是选择延迟退休,然后逐年交费,当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再去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职工养老金的待遇,如果你确实不打算继续再交职工养老保险,那么我个人建议就转移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然后一次性补缴完成,15年将来就享受居民养老,这种待遇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个居民养老金的待遇也是可以领取终身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人们都羡慕有一份养老金的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越来越高,没有了生活的后顾之忧。可是,当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人们又是另外一种心情了。每年缴纳七八千元甚至一两万元,对于不少中低收入人群这是一份非常沉重的负担。有一些参保人行动较晚,到四五十岁才开始缴纳社保。年纪大了以后,要面临着失业风险,儿女结婚父母得病这样的大额支出,有些人交着交着就交不起了。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领取养老金的基本条件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如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满15年呢?
其实,在有关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以前,大约2005年以前,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不满15年,需要将个人账户一次性退还给本人,终止养老保险参保关系。
后来,为了确保每人都有一份养老金待遇,国家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个人账户不再返还。《社会保险法》规定,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的,可以交费至满15年,然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如果不想缴费了呢?国家也不强人所难。《社会保险法》明确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两种养老保险2014年已经统一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保险以后可以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优点与缺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大的好处就是到60岁可以一次性补齐15年。按照2014年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文件规定,距离,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满15年。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到60岁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
有人担心,会不会缴不起呢?这是不会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非常灵活,从一年100元到几千元不等。相信一年100元的标准,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负担得起吧?15年也不过1500元。即便是低保家庭,国家也会为其代缴最低标准的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缺点呢?一个方面是待遇低,另一方面是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不能全转。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也是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可是,基础养老金是国家全额补贴的费用,跟个人缴费没有关系。现在的标准比较低,一般只有100~170元左右。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缴纳的全部费用以及国家补贴、集体[_a***_]的费用和结余的利息。按照除139的模式计算出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一般来讲,由于很多人并不选择较高缴费档次缴费,每月也就领取一两百元的养老金。根据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公布的数据,2019年7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月人均养老金待遇只有162元。
缴纳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时,只将个人账户部分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统筹账户部分和企业缴纳的统筹账户部分,都不予转移。这种情况下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可是亏大了,毕竟进入个人账户的只有缴费基数的8%,按照20%比例缴费的话,有60%的个人缴费没有转移。所以,一般不建议自己缴纳了10多年的参保人员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样亏本较大。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足15年,一般首选是延迟退休,继续缴费。实在缴费不起,再选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到了退休年龄缴费不足15年,不想再交是不是就永远领不到养老金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参保人不管是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还是缴纳城乡居民了保险的,要想办理退休缴费年限最低是15年,如果不足15年是无法办理退休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针对特殊殊情况,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下。
1、我国参保人退休的条件是什么?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为60多岁,女干部是55周岁,女工人是50周岁;二是累计缴费满15年,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缴费是指养老保险代缴的,并不是其他险种的缴纳,医疗保险的缴纳是不影响退休的。
个人只有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才是可以申请退休的,否则是无法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的。
所以说个人仅仅是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不足15年是无法办理退休的,但是我们已经缴纳过了社保,如果不办理退休的话,个人是不觉得非常遗憾呢?
其实以下几点方法我们可以考虑一下,第一就是继续缴纳至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然后办理退休这一点也是比较稳妥的,但是需要考虑个人的年龄以及身体状况等等,如果个人缴纳十年以上了,那么非常有必要继续缴纳几年达到15年然后申请办理退休手续的;如果个人缴纳年限比较短就能够一年,两年的话,那么没有必要再缴纳十好几年,等他退休了,对于个人来说缴纳社保的路还很漫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交社保转移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方式办理退休,这样也是可以领取养老金的。
毕竟职工养老保险缴纳和城乡居民了保险桥那儿之间是可以相互转续的,所以只要我们教职工的社保转移成了居民的社保,然后再补齐相差的年限就可以以居民的身份办理修了,但是由于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所以领取养老金数额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一点是大家必须要首先知道。
以上这个方法可以针对很多人解决自己的社保问题,如果个人年龄达到,反正社保就是不想交了,那么你的退休金是领不了了,这段保险就只能如此荒废了。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到了退休年龄缴费不足15年又不想再交,是不是永远就领不到养老金了呢?如果说你的累积缴费年限不足15年不想再交,那么确实是不符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我们必须要满足15年以上的累计缴费年限,才可以正常领取养老金的待遇。
当然如果说你的累积缴费年限不足15年,那么很明显是不可以的,如果这种情况下你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你有三种情况可以让自己选择一种情况就是可以让自己延迟退休,然后逐年交费,当你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也是能够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第2种选择就是可以把自己的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好处是可以允许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一次性补缴,完成所需要年限的费用直接来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那么还有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可以一次性选择退出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够退出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是不能够全额退出的,因为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仅仅只占有我们交费总额的1/3左右,实际上剩余的2/3是进入到统筹账户当中去了,所以说选择这样的方式对自己来说是不合理的,当然你就会永远领不到退休金。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