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西社保网

工伤保险名词解释-工伤保险名词解释答案

  1.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是什么意思?
  2. 工伤保险条例名词解释?
  3. 如何做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是什么意思?

第六十四条【本条例关键名词的解释】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劳动报酬总额。

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

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工伤保险名词解释-工伤保险名词解释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工伤保险条例名词解释

工伤保险条例是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工伤保险的法规之一,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或职业病时的权益。

在《条例》中,有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

1. 工伤保险:指由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比例缴纳保险费,用于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管理费用

工伤保险名词解释-工伤保险名词解释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工伤: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外伤、中毒、职业病等身体损害。

3. 工伤保险待遇:指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给工伤职工或其家属的医疗费、工资补助护理费残疾津贴、死亡补助金等各项费用

4. 工伤鉴定:指对发生的工伤***进行调查、核实和评定,确认其是否为工伤,以及伤残程度和工伤与工作的因果关系等。

工伤保险名词解释-工伤保险名词解释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 工伤预防:指用人单位***取措施,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这些名词解释在《条例》中的具体规定,旨在明确工伤保险制度的内容和权益保障范围,为劳动者提供合理的保护。

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工伤不管什么原因,责任个人或在企业,都享有社会保险待遇,即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实用性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种补偿既包括医疗、康复所需费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费用。

工伤保险条例释义是: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工伤保险属于一种只有用人单位承担费用的社会保险制度,因此单位就不能要求职工也承担部分工伤保险费用

如何做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认定?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这里温馨提示一下,即便企业没有与你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也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待遇)

工伤认定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1.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2.提交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考勤表,工作证,工作服,工资条等)。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

劳动保障部门会在[_a***_]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员工在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注意,劳动能力鉴定是收费的。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主要是

1.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领取、填写申请表

2.提交工伤认定书复印件、病历资料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会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由于各地规定不一样,携带材料可能会有所不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关注和点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yntq.net/post/229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