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辞职赔偿怎么办
1、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果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而解除劳动合同,则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十级伤残的职工可获得相当于7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工伤职工工作两年后辞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
3、工伤辞职后的赔偿处理方式与员工是否辞职无关,应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进行赔偿。具体赔偿项目包括: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
4、工伤职工如果因伤提出辞职,在用人单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有过错,工伤职工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同时获得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金。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工伤职工主动离职则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
5、工伤辞职后的赔偿包括以下几项: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相当于7个月本人工资; 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实际发票确定;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标准由各地人民***规定。
离职后工伤还能报销吗
1、法律分析:能。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因治疗工伤产生的相关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报销,所以劳动者离职后,仍然可以报销工伤费用。
2、法律分析:离职后只要认定是工伤,仍然可以获得工伤补偿。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因此只要被认定为工伤就可以享受赔偿;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工伤职工离职后工伤复发,一般无法报销医疗费用。具体原因如下: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在员工离职时,通常已经领取了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这笔补助金是对员工工伤治疗期间可能产生的医疗费用的补偿,以及对其未来可能因工伤复发而需要医疗照顾的一种预先支付。
4、解除劳动合同后工伤不能赔,工伤赔偿的基本要件是具有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的主体已经失去了工伤赔偿的基本要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还未申请工伤认定的,则一般工伤保险不能赔;如果在解除前已经被认定为工伤的,则工伤保险能赔。
5、劳动者工伤认定后辞职,用人单位也应当给予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从公司辞职了,工伤保险怎么办
1、工伤职工工作两年后辞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
2、法律分析:员工离职的时候,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关系的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转移手续。另外,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3、法律分析:从公司辞职,这个时候工伤保险就已经没有了,因为这个工伤保险是需要由用人单位进行办理的,劳动合同解除,工伤保险就没有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辞职后工伤保险怎么办
综上所述,工伤十级职工三年后辞职时,将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同时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合同,则需额外支付经济补偿,此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还可得到相当于7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确保其在离职后得到合理赔偿。
工伤保险在离职后不会自动退出,而是需要单位在社保局办理转出参保关系。具体说明如下:离职后工伤保险的转出:正常情况下,离职后15天内,单位需要将社保减员,这样工伤保险的参保关系才会被转出。这意味着,工伤保险的退出并不是自动的,而是需要单位主动办理相关手续。
法律分析:员工离职的时候,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关系的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转移手续。另外,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